.jpg)
NBA选秀的“离谱”状元:他们真的配得上第一顺位吗?
NBA选秀是球队补强的重要途径,而状元签更是被视为重建基石。然而,并非所有状元都能成为超级巨星,有些甚至沦为“水货”。回顾历史,哪些年份的状元签选择最让人难以理解?
1. 2013年:安东尼·本内特——史上最水状元?
2013年被认为是选秀小年,但骑士队用状元签选中安东尼·本内特仍然让人震惊。本内特在NBA的表现堪称灾难,场均仅4.4分3.1篮板,辗转多队后早早离开联盟。如今回看,这一年的最佳球员是第15顺位的扬尼斯·阿德托昆博(字母哥),而本内特甚至无法在NBA立足。
2. 2001年:夸梅·布朗——乔丹的“错误选择”
作为迈克尔·乔丹执掌奇才时钦点的状元,夸梅·布朗背负巨大压力却未能兑现天赋。他生涯场均仅6.6分5.5篮板,成为“水货状元”的代名词。相比之下,同届的保罗·加索尔(探花)和托尼·帕克(首轮28顺位)都成为传奇球星。
3. 2007年:格雷格·奥登 vs 凯文·杜兰特
开拓者在2007年用状元签选中奥登,而杜兰特则成为榜眼。尽管奥登天赋出众,但伤病毁了他的职业生涯,而杜兰特则成长为历史级得分手。这一选择至今仍被球迷热议:如果重选,杜兰特毫无疑问会是状元。
4. 1998年:迈克尔·奥洛沃坎迪——快船的失败赌注
快船在1998年选中奥洛沃坎迪,但他生涯场均仅8.3分6.8篮板,完全不符合状元身份。而同届的德克·诺维茨基(第9顺位)和保罗·皮尔斯(第10顺位)都成为名人堂成员。
5. 2017年:马克尔·富尔茨——天赋与伤病的博弈
富尔茨曾是全美瞩目的天才控卫,但76人选中他后,他遭遇罕见的神经性疾病,影响投篮能力。尽管后来有所复苏,但相比同届的杰森·塔图姆(探花)和多诺万·米切尔(第13顺位),他的表现仍显逊色。
结语:状元签的高风险与高回报
选秀是一场,即使球探报告再完美,伤病、适应能力等因素仍可能让状元沦为水货。而有些年份的选秀选择,在多年后回看,确实让人感叹“离谱”。未来,NBA球队在挑选状元时或许会更加谨慎,毕竟一个错误决定可能影响球队多年发展。
(全文完)